天府国际机场GTC中央大厅、地铁站效果图
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是这10个字
东进
■“龙泉山东侧区域的浅丘地形地貌,有利于大产业,尤其是大工业的展开。”
■“临空经济区加上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是成都未来发展重要的基础性条件。”
■“对中心城区及城市西部区域的产业,可有效转移和承接。”
南拓
■“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西控
■“并不是不发展,主要是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
■“是生态保护和田园城市形态的重要区域,耕地保护责任非常重。”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一是对产业门类进行控制,二是对发展规模进行控制。”
北改
■“主要是‘有机更新’,改善北部区域的人居环境。”
■“探索既能提高产业层次又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改造模式,北部产业业态、城市形态将有机融合更新。”
中优
■“人口和建筑、用地是相关联的,建筑开发强度降下来,用地比例降低,人口就进一步疏解了。”
■“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可更多布局在中心城区,但其他一些功能可向外转移。”
“在以前的总体规划中,考虑的是‘西控中优东进’,这次具体到‘东南西北中’,并分别进行了细化。”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瑛认为,这符合成都的发展实际,与成都的资源禀赋是相协调一致的。相比以前的城市空间格局,他认为新格局更明确和清晰,可以促进城市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我们会在新总规进一步优化,以利于管控和推进,优化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东进
充分结合现有资源 可以说是成都发展第二战场
“龙泉山东侧区域主要是浅丘,这种地形地貌有利于大产业,尤其是大工业的展开。”张瑛介绍,“东进”主要是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性行业,开辟城市永续发展的新空间,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成都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认为,从国家战略来说,临空经济区加上青白江国际铁路港是成都未来发展重要的基础性条件,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基地,是充分结合了现有资源。另外,从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来看,提出未来在龙泉山东侧构建一条从绵阳、德阳到金堂、简阳,往南一直延伸到仁寿的龙泉山东侧新走廊,基础条件已具备。
张瑛还提到,龙泉山对成都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域,可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同时,在这个区域内发展现代产业,对中心城区及城市西部区域的产业,可以有效转移和承接,“可以说,东进是成都发展的第二战场。”
天府国际机场大厅效果图
南拓、西控、北改
西边并非不发展 要控制产业门类和发展规模
至于“南拓”,是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瑛介绍,主要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建成行政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区域性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基地。
对于很多网友关注的“西控”是否就是“西边不发展”的疑问,张瑛认为并不是不发展,主要是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成都的西部主要位于都江堰精华灌区,同时也是龙门山生态保护区域,对高排放的产业要加以限制,控制发展,转移发展,发展方式也要改变。”他介绍,主要是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
曾九利进一步解释,成都平原是优质良田比较集中的区域,特别是西部龙门山山前地带,都江堰-郫都-大邑-蒲江这一线,本身也是生态保护和田园城市形态的重要区域,耕地保护责任非常重,“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对西部地区发展进行控制,一是对产业门类进行控制,二是对发展规模进行控制。”
“北改”则主要是“有机更新”,改善北部区域的人居环境。张瑛介绍,北部区域有历史原因,城市建设得比较早,配套不全,城市功能缺失。同时建筑的形态、环境,都存在层次较低的问题,随着“北改”进行,探索既能提高产业层次又能提升城市品质的改造模式,北部产业业态、城市形态将有机融合更新。
中优
高端功能提升优化 要避免城市“空心化”
张瑛介绍,整个中心城区的容积率,包括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现在来看相对偏高,“中优”主要是优化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实行“三降两提”,即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降低中心城区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中心城产业的层次、提升城市的品质。
他认为,具体而言,对用地比例和建筑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和降低,如对用地规模加以控制,保持在60%的比例,“人口和建筑、用地是相关联的,建筑开发强度降下来,用地比例降低,人口就进一步疏解了。”
曾九利认为,未来中心城的高端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例如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可更多布局在中心城区,但其他一些功能可向外转移,“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单纯进行功能转移可能会造成‘空心化’。”
来源:成都商报
更多房产资讯关注成都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