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前往四川天府新区调研科技创新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她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深化院地合作,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人才,激发创新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做优做强城市新区创新策源转化等核心功能,打造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市委副书记谢瑞武参加。
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去年9月,分院内6家单位启动整体搬迁。预计未来3到5年,项目将集聚上万名高端人才。2017年入驻投运的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依托四川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优势资源,开展航空航天领域尖端科研创新、重大技术攻关,已初步建立起航空大数据等多个科研实验室和基地。当天下午,施小琳先后来到两家机构,与院士专家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有关项目建设情况。她指出,院所和高校都是成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深化院地交流合作,推动更多技术成果就地转化,助力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都将全力提供更好服务、创造更好条件,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强创新动力、创新实力。
不断完善功能,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打造具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各类人才安心扎根成都、追逐实现梦想
规划用地面积超千亩的独角兽岛,是以孵化和培育独角兽企业为主的产业载体,计划于今年底整体竣工。施小琳一行来到这里,听取项目规划建设情况汇报,实地察看成都科学城创新主体集聚发展情况。她指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关键是要营造科技创新生态,要加快推进独角兽岛项目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为独角兽企业的孵化和培育提供载体支持,为成都市人才引进等提供重要支撑。要不断完善功能,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打造具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各类人才安心扎根成都、追逐实现梦想。
↑独角兽岛
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努力把人才公寓打造成幸福之家和温暖港湾
作为科学城入驻企业及机构的人才保障配套项目,桐堂人才公寓交通便利、配套完善。施小琳一行走进公寓,察看内部设施和共享空间,并与住户深入交流,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希望大家在成都安心创业、幸福生活。施小琳指出,有关部门要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努力把人才公寓打造成幸福之家和温暖港湾。
↑施小琳与桐堂人才公寓住户深入交流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更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落地落实
座谈会上,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天府新区、中科院光电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负责同志先后发言,就加快国家实验室筹建,加快建设大科学装置;提升天府新区创新策源和产业旗舰核心功能;支持出台引育高端人才专项政策,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提升“实验室”“大装置”创新能级,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就业人员居住需求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施小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围绕创新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学回答了事关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对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出专门安排。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目标导向,针对薄弱环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行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久久为功,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要加大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力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更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落地落实。要强化要素保障,用足用活国家促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推动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保障。
↑深化院地合作座谈会
市领导李云,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来源 | 成都日报
摄影|王若冰
更多房产资讯关注成都新房